







工藝標準-熔煉工藝技術標準
編輯:2023-08-03 11:19:13
1.外購高爐鐵水成分
1.1合格鐵水成分
1.00%≤Si≤1.60% S≤0.020% P≤0.07% Mn≤0.30%
Ti≤0.08% Cr≤0.05% Cu≤0.04%
1.2讓步鐵水成分
Si≤1.80% 0.020%<S<0.050% P≤0.08% Mn≤0.35% Ti≤0.10%
1.3進鐵取樣
1.3.1外購高爐鐵水到熔煉車間時,熔煉工段班組根據外購方提供的高爐鐵水成分決定提前采取措施調整電爐成分。
1.3.2熔煉工段負責取兩個高爐鐵水樣到光譜室進行光譜分析,分析結果報工段、車間,工段當班班組根據光譜分析結果采取措施是否調整成分。車間將高爐鐵水成分匯報給采購部。
1.3.3無論高爐鐵水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均要鐵水罐取樣分析鐵水化學成分。并同時向光譜室說明罐號,成分做為*終進鐵的依據。
1.4讓步接收條件
1.4.1高爐鐵水成分達到讓步接收鐵水成分時,由當班調度根據電爐鐵水狀況和實際生產情況決定接收與否,達不到讓步鐵水成分的鐵水一般做不要鐵水。
1.4.2 因Si要做后期調整,高爐鐵水成分的Si只做為參考。當高爐鐵水硅含量低于讓步鐵水成分時,仍可做為合格鐵水進鐵,但當班調度應通知車間,車間通知采購部。
1.4.3若高爐鐵水成分略超過讓步鐵水成分,但通過電爐內混合或脫硫處理等措施能夠調整的,根據電爐鐵水狀況進行控制,當班調度與熔煉工段共同分析后可以進適量鐵水,但應保證處理后的電爐鐵水成分符合要求。
2.電爐鐵水成分
2.1 成分要求
3.65%≤C≤3.95% 0.80%≤Si≤1.80% S≤0.040% P≤0.08% Mn≤0.35% Cr≤0.05% Cu≤0.04%
因Si可通過加硅鐵及球化處理進行增硅,電爐鐵水成分的Si只做參考。
2.2測溫和取樣
2.2.1測溫、取樣的位置在爐子中心線到爐壁二分之一處,測溫深度大于200mm,當溫度顯示達到*大值時,立即將測溫槍從鐵水中拔出。
2.2.2取樣深度大于300mm,取樣后立即送光譜進行分析,成分分析結果出來后,通知球化工并做好記錄。
2.3廢鋼加入量
根據電爐鐵水含碳量和爐內鐵水量確定應加入的廢鋼量,計算公式為:
C終=(C原×爐內鐵水量+0.2×廢鋼加入量)/(爐內鐵水量+廢鋼加入量)
2.4硅鐵加入量
根據電爐含硅量和終硅量確定應加入的硅鐵量,計算公式為:
Si加=(Si終-Si原)/0.075×出鐵量
3.球化鐵水成分
3.2合格鐵水
3.45%≤C≤3.95% 1.80%≤Si≤2.30% S≤0.018% P≤0.08% Mn≤0.35% Mg≥0.045% Cr≤0.05% Cu≤0.04%
3.3不合格鐵水
Si<1.80%或Si>2.30% S>0.018% P>0.08% Mn>0.35% Mg<0.045% Cr>0.05% Cu>0.04%
3.4供中規格管的球化鐵水的C、Si(CE)執行標準的中、下限,供小規格管的球化鐵水的C、Si(CE)執行標準的上限。
3.5球化不合格鐵水應做退鐵處理,光譜室發出《不合格鐵水跟蹤卡》。若不合格鐵水已澆注,熔煉工段、離心機工段、退火爐工段、性能室必須對此鐵水澆注管進行追蹤檢驗。
3.6當球化鐵水的0.015%<S≤0.018%和0.045%≤Mg<0.050%的球化鐵水,可正常澆注,但應對其進行適當追蹤檢驗。當球化鐵水的Mn>0.30%時,當班光譜檢驗員和作業長應及時向退火爐反饋,退火爐調整爐溫和鏈速,保證退火后管子金相組織符合要求。
4.球化包鐵水溫度
規 格 | DN100~DN300 | DN350~DN700 | DN800~DN1000 |
球化包鐵水溫度 | 1440~1500℃ | 1400~1450℃ | 1380~1420℃ |
4.1出鐵溫度隨離心機澆鑄溫度隨時進行調整,中等節奏生產時,在夏季球化包的降溫為40~60℃,在冬季同等生產條件下球化包的降溫為50~80℃。
4.2對每個溫度范圍大管取下限、小管偏上限,開機前三包取上限,不同規格同時生產時按照小規格管子供鐵,根據具體情況球化包鐵水溫度可適當超出范圍。
5.噴鎂球化參數
依據球化溫度、爐臺鐵水含硫量進行調節。
助吹風開度(7DT):15%-35%,罐壓開度(3DT):20%-50%;噴鎂量:1.0~2.5kg/t;
稀土加入量:200~500g/t;
噴鎂加入量范圍作為參考依據,具體的加入量按殘鎂≥0.045%、Ce≥0 及時調整具體的加入量。
離心機澆鑄工藝技術標準
1.澆注溫度和澆注時間
1.1新球化包、中間包、扇形包使用前必須烤至紅熱或用高溫鐵水燙包處理。
1.2球化鐵水溫度
規 格 | DN100~DN300 | DN350~DN700 | DN800~DN1000 |
球化包鐵水溫度 | 1440~1500℃ | 1400~1450℃ | 1380~1420℃ |
扇形包鐵水溫度 | 1330~1400℃ | 1330~1380℃ | 1300~1360℃ |
1.3剛開機生產時,前三包球化鐵水溫度應控制在上限。
1.4球化鐵水澆注時間應小于15分鐘,以防止球化衰退,超時鐵水澆注時應對產品進行追溯檢驗。
2.孕育劑和模粉加入量
2.1孕育劑理論加入量為管重的0.2%~0.3%,異常情況下可將孕育劑加入量放寬至管重的0.15%~0.35%。
2.2模粉理論加入量為管重的0.2%~0.3%,使用后期管模或出現氣孔缺陷時,可將模粉加入量提高至管重的0.4%。
2.3各種規格孕育劑和模粉理論加入量
規格 | 孕育劑(g) | 模粉(g) |
DN100 | 190~285 | 190~285 |
DN125 | 238~357 | 238~357 |
DN150 | 288~432 | 288~432 |
DN200 | 388~582 | 388~582 |
DN250 | 510~765 | 510~765 |
DN300 | 646~969 | 646~969 |
DN350 | 806~1209 | 806~1209 |
DN400 | 964~1446 | 964~1446 |
DN450 | 1150~1725 | 1150~1725 |
DN500 | 1338~2007 | 1338~2007 |
DN600 | 1764~2646 | 1764~2646 |
DN700 | 2246~3369 | 2246~3369 |
DN800 | 2788~4182 | 2788~4182 |
DN900 | 3382~5073 | 3382~5073 |
DN1000 | 4034~6051 | 4034~6051 |
3.離心轉速和主機走速
規格 | 電機轉速(rpm) | 管模轉速(rpm) | 主機走速(s) |
DN100 | 1000~1200 | 910~1000 | 15~17 |
DN150 | 1150~1280 | 727~772 | |
DN200 | 1050~1150 | 643~714 | 16~18 |
DN250 | 880~980 | 480~536 | |
DN300 | 850~950 | 424~480 | 16~19 |
DN350 | 1350~1450 | 340~370 | 17~21 |
DN400 | 1300~1420 | 325~355 | |
DN450~500 | 1250~1350 | 310~340 | 18~22 |
DN600 | 1050~1250 | 280~310 | 19~23 |
DN700 | 20~25 | ||
DN800 | 860~960 | 230~250 | 21~26 |
DN900 | 750~850 | 210~230 | 22~27 |
DN1000 | 700~800 | 195~204 | 23~28 |
使用新管模或管子出現異常時可適當超范圍調整轉速和走速。
4.管模同心度和流槽位置
4.1離心機管模徑跳不超過0.5mm。
4.2 DN100~DN200規格的流槽位于管模中間;DN250~DN1000規格的流槽位于管模第四象限。在保證澆注過程中流槽不與管模任何部位接觸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低。
5.冷卻水溫
機型 | 入口水溫 | 出口水溫 |
1#、2# | 35~50℃ | 45~95℃ |
3#、4#、5# | 25~50℃ | 35~65℃ |
6.K9管重量和壁厚標準
規格 | K9管重(kg) | K9壁厚(mm) | ||
標準 | 下限 | 標準 | 下限 | |
DN100 | 95 | 87 | 6 | 4.7 |
DN125 | 119 | 109 | 6 | 4.7 |
DN150 | 144 | 132 | 6 | 4.7 |
DN200 | 194 | 178 | 6.3 | 4.8 |
DN250 | 255 | 242 | 6.8 | 5.3 |
DN300 | 323 | 306 | 7.2 | 5.6 |
DN350 | 403 | 383 | 7.7 | 6.1 |
DN400 | 482 | 458 | 8.1 | 6.4 |
DN450 | 575 | 546 | 8.6 | 6.9 |
DN500 | 669 | 635 | 9.0 | 7.2 |
DN600 | 882 | 838 | 9.9 | 8.0 |
DN700 | 1123 | 1067 | 10.8 | 8.8 |
DN800 | 1394 | 1324 | 11.7 | 9.6 |
DN900 | 1691 | 1607 | 12.6 | 10.4 |
DN1000 | 2017 | 1916 | 13.5 | 11.2 |
7.檢測頻次
7.1根據離心機生產規格的不同對扇形包鐵水溫度、離心機水溫、轉速、走速等參數進行檢測,生產DN100~DN300管時每10支檢測一次,生產DN350~DN600管時每5支檢測一次,生產DN700~DN1000管時每3支檢測一次。
7.2接班后和班中對孕育劑、模粉加入量以及管模徑跳檢測兩次,發現不合格及時調整。
7.3逐支檢測成型管管重,管重低于下限的判廢。
退火工藝技術標準
1.退火參數
退火爐退火參數 | ||||||
適用規格(DN) | 鏈速 (m/min) | 加熱段(℃) | 保溫段(℃) | 快冷段(℃) | 緩冷段(℃) | |
北兩點 | 北四點 | 中東 | 中西 | |||
100~1000 | 0.98~1.37 | 960~1050 | 960~1040 | 700~800 | 550~700 |
1.1爐溫為退火爐內各段有管時的溫度。實際操作時,可根據鐵水成分、入爐前管溫、入爐疏密程度、規格搭配等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同時監測退火管在各段的實際管溫,以保證退火后的金相組織符合要求。
1.2管子的退火曲線
1.3煤氣壓力≥3Kpa;空氣壓力≥3Kpa;空壓風(氮氣)壓力≥0.5Mpa。
2.退火后金相組織及機械性能標準
2.1金相組織標準
規格(DN) | 球化等級 | 石墨大小 | 滲碳體 | 珠光體 |
100~1000 | 1~3 | 6~8 | ≤3% | ≤20% |
2.2機械性能標準
抗拉強度(Rm) | *小延伸率(A) |
DN100~DN1000 | DN100~DN1000 |
≥420 MPa | ≥10% |
備注:當DN100~DN1000管A≥12%時,允許屈服強度Rp0.2≥270MPa;其它情況下屈服強度Rp0.2≥300MPa。 當DN100~DN1000的離心鑄鐵管壁厚等級超過K12時,*小延伸率為7%。 |
3.外觀檢驗和組批取樣
3.1對退火管的外觀質量逐支進行檢驗,不符合標準的判廢并及時反饋信息。
3.2管批號編制按DN100~DN300每200支組一批;DN350~DN600每100支組一批;DN700~DN1000每50支組一批。
3.3退火管DN100~DN300每批的第25、50、75、100、125、150、175、200支取金相樣;DN350~DN600第20、40、60、80、100支取金相樣;DN700~DN1000每批的第15、30、45支取金相樣。金相取樣長度為20~30mm。每批的第25支同時上精整線切環取性能樣。
附:退火鏈速換算表
變頻器頻率(HZ) | 鏈速(m/min) | 變頻器頻率(HZ) | 鏈速(m/min) | |
退火爐 | 16 | 0.98 | 23 | 1.43 |
17 | 1.06 | 24 | 1.50 | |
18 | 1.11 | 25 | 1.56 | |
19 | 1.18 | 26 | 1.62 | |
20 | 1.24 | 27 | 1.68 | |
21 | 1.30 | 28 | 1.74 | |
22 | 1.37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9 山西金鑫鑄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2023018273號-1 技術支持:龍采科技集團